首页 / 指数 / 上证指数 / 对新股纳入上证指数时间进行调整的原因有哪些?

对新股纳入上证指数时间进行调整的原因有哪些?

 编辑:陈晓  发布时间:2022-01-10 16:42:13  标签:指数成分股  浏览:
摘要:大家之前和小编一起学习过计算上证指数时上交所一共考虑了哪几个方面,不知道小伙伴们忘记没有,可以点击详情查看>>>>>>计算上证指数时上交所一共考虑了哪几个方面?。今...

大家之前和小编一起学习过计算上证指数时上交所一共考虑了哪几个方面,不知道小伙伴们忘记没有,可以点击详情查看>>>>>>计算上证指数时上交所一共考虑了哪几个方面?。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对新股纳入上证指数时间进行调整的原因有哪些。

对新股纳入上证指数时间进行调整的原因有哪些?

1、新股纳入指数的时间是上证指数重要的基础安排

众多投资市场中的专业学者们都觉得,当前上市第十一个交易日纳入新股当中对于上证指数的表征准确性与稳定性是没有什么利处的。所以,应该在充分借鉴国际代表性指数有益经验,客观分析境内新股市场特点的基础上,对新股计入上证综合指数进行调整。

2、国际代表性指数通常根据所在国家和地区市场特点,设定新股计入指数时间

从一般情况下来说,新股是需要经历了非常充足的市场定价博弈之后,才能够被赋予计入指数资格的。如新股上市满12个月才具备资格计入标普500指数,新股上市满3个月才具备资格计入STOXX欧洲全市场指数。

同时,为保持指数的市场代表性,部分代表性指数会设定大市值新股的快速计入机制,如恒生综合指数对市值排名前10%的大盘新股设定了上市第11个交易日快速计入机制。

3、当前A股市场新股上市初期存在“连续涨停”及高波动现象

2014年至2019年,沪市共上市新股563只,上市后平均连续涨停天数为9天,217只新股连续涨停天数超过10天,新股以涨停价计入不利于上证综合指数客观反映市场真实表现。2010年至2019年,沪市新股1年内平均收益波动率约为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的2.9倍,计入高波动新股不利于上证综合指数的稳定。

因此,上交所根据上述原因,决定对新股纳入上证指数时间进行一个修改变动。将新股计入上证指数的时间延迟至上市1年后。考虑到大市值新股价格稳定所需时间总体短于小市值新股,为保持上证综合指数的良好代表性,对上市以来日均总市值排名沪市前10位的大市值新股实行上市满3个月后计入。

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