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资讯 / 黑芝麻筹划控制权变更,广西国资入主!

黑芝麻筹划控制权变更,广西国资入主!

 编辑:吕山君  来源:吕山君  发布时间:2025-08-12 14:00:31  浏览:
摘要:南方黑芝麻集团成立于1984年,并于1997年4月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黑芝麻产业首家上市公司。其核心品牌“南方黑芝麻”长期占据国内黑芝麻糊市场的领先地位。...

南方黑芝麻集团成立于1984年,并于1997年4月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黑芝麻产业首家上市公司。其核心品牌“南方黑芝麻”长期占据国内黑芝麻糊市场的领先地位。

然而,近年来,受转型遇阻及经营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公司发展遭遇瓶颈。在此背景下,黑芝麻集团决定引入国资战略股东,以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并推动业务升级。

黑芝麻日前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黑五类集团与广旅大健康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此次交易完成后,广旅大健康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广西国资委则将作为实际控制人入主。

黑芝麻选择将控股权转让给当地国资

南方黑芝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0.25%)计划将其持有的约20%公司股份转让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及大健康产业领域的国有企业。黑芝麻集团公告

公告显示,黑五类集团目前所持股份中有21.51%处于质押状态。若这部分受限股份未能及时解除质押,此次交易可能面临交割风险。如果交易完成,公司控制权将发生变更。

为此,公司股票自8月4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事实上,广西国资入主黑芝麻的消息一个月前已在社交平台流传。7月3日,有投资者发帖称“黑芝麻将于8月12日启动重组”。

受此影响,公司股价在6月下旬触底后逐步回升,但整体维持震荡走势。直至8月1日(公告发布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股价突然放量上涨逾4%,最终收报6.54元/股,对应总市值49.28亿元。

黑芝麻在复牌首日(8月11日)迎来开门红,股价以7.19元/股高开,盘中虽有所震荡,但最终收于6.69元/股。今日涨势延续,以6.68元/股开盘后持续走强,截至10:30最高触及7.16元/股,较昨日收盘价上涨超7%。黑芝麻集团股价走势

近年来黑芝麻集团的业绩表现持续低迷,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在这种经营持续恶化、转型前景不明的背景下,黑芝麻选择通过引入国资实现易主,可以说是意料之中。

黑芝麻业绩表现低迷

据财报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连续四年下滑,从2021年的40.25亿元一路降至2024年的24.65亿元。曾经家喻户晓的糊类产品销量从2015年的900.67万件,一路下滑至2024年的529.86万件,缩水近半。黑芝麻集团业绩数据

尽管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4.74亿元,同比增长51.8%,毛利率提升16.4个百分点至41.1%,并成功扭亏为盈,但细究盈利来源可见,这一改善主要得益于资产减值损失减少、财务费用下降等非经营性因素,主营业务并未实现实质性突破。

进入2025年,公司一季度业绩继续走低。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42亿元,同比下降3.74%;归母净利润225.11万元,同比下降29.61%;扣非净利润亏损138.27万元,上年同期盈利349.13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1.43万元,同比下降89.41%。黑芝麻集团一季报

近年来,面对主营业务持续下滑的经营压力,黑芝麻集团曾多次尝试通过跨界转型寻求新的增长点。然而,这些跨界投资或因行业环境突变、或因项目推进受阻,均未能实现预期收益,反而加重了公司的财务负担。

黑芝麻跨界转型均未成功

早在2017年6月20日,黑芝麻就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计划出资3亿元,与天臣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大连智云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0亿元,设立“天臣南方电源系统有限公司”。新公司将专注于新能源产业中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不过,从财报数据来看,天臣新能源近年来一直深陷亏损困境。

2020年4月7日,黑芝麻再度发布公告称,公司打算使用自有资金,通过增资和受让股权的方式,向广西广投国医投资有限公司投资6553万元。然而,其参股的南宁市儿童医院项目,直到现在仍未投入运营。

到了2023年4月,黑芝麻又一次发布公告,宣布拟将全资子公司江西小黑小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业务转型为储能锂电池的生产经营,并计划在江西南昌新建区投资35亿元,建设磷酸铁锂储能锂电池生产基地。但此后,由于行业形势发生剧烈变化,该项目在一年后被迫暂缓建设。

总的来说,广西国资的入主为黑芝麻集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战略举措不仅能为企业带来资金、资源和政策支持,更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管理效能。然而需要清醒认识到,国资加持只是为企业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黑芝麻要实现真正的突围,仍需在主营业务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持续发力。未来,如何将国资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成为决定转型成败的关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