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资讯 / 博铭维递交IPO招股书,正式启动上市进程!

博铭维递交IPO招股书,正式启动上市进程!

 编辑:邓临  来源:邓临  发布时间:2025-09-02 13:57:27  浏览:
摘要:博铭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深圳,是一家专注于管网及特殊空间机器人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月底,博铭维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在香港主板上市,此举引发了市场的...

博铭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深圳,是一家专注于管网及特殊空间机器人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月底,博铭维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在香港主板上市,此举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博铭维技术冲击港股IPO

博铭维技术于2025年8月28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于主板上市,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业内表示:此次赴港上市不仅有望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更将为全球特殊空间智能化运维领域注入新动能。博铭维招股书

博铭维成立于2014年,公司在2015年1月就获得了正轩投资的天使轮融资。2018年6月,完成由北极光创投领投、正轩投资与MDVC跟投的5000万元A轮融资,该笔融资当时成为中国特种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的交易。2019年10月,公司再获由中船投资领投、北极光跟投的5000万元B轮融资。

本次港股IPO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以下方面:持续提升特殊空间机器人的研发能力;在关键目标市场战略性地建设智能制造基地;推进战略投资与收购项目;深化中德双研发中心及三大区域市场枢纽的全球化布局;以及补充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招股书显示,在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代毅先生直接持股32.72%,并通过雇员持股平台(包括大地勇士、疾风之狼、忍者神龟、疯狂石头)及投资持股平台超级马力欧合计控制45.10%的股份,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其他投资者包括极创君源、正轩投资、紫荆资产管理、深哈基金和厦门建发等。

作为中国领先的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企业,博铭维技术凭借其贯穿“机器人及AI平台—工程技术解决方案—紫外光固化修复软管”的全链条服务能力,已成为行业内在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两方面的重要标杆。

技术创新助推博铭维长远发展

博铭维技术始终将技术创新置于核心地位,持续增加研发投入。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910万元、2150万元和2070万元。凭借持续的研发支持,博铭维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显著增强了产品核心竞争力。

公司在智能检测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其智能检测设备融合先进传感器与图像识别技术,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实现高精度检测和实时数据传输;

在自动化控制方面,通过引进先进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

博铭维竞争优势

博铭维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进一步提升了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截至2025年3月31日,博铭维技术已参与制定3项国家标准与3项行业标准。这些技术成果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还为其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报告显示,按2024年全球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业务收入计算,博铭维技术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同时也是全球该领域内唯一一家产品与解决方案全面覆盖检测、清疏、修复、电机、人工智能及紫外光固化修复软管的企业。

这些技术积累不仅显著增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与议价能力,为业绩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博铭维业绩表现较好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博铭维技术的营业收入从1.62亿元增长至2.4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3.9%;净利润从2239.4万元增至4015.3万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3.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同期,公司平均毛利率稳定在48.0%,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和财务韧性。博铭维利润表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实现营业收入6240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830万元大幅提升;净利润达1004.6万元,显著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产品收入结构来看,博铭维技术的收入主要来自销售机器人及AI平台、提供工程技术解决方案、销售紫外光固化修复软管。2022年至2024年,公司来自销售机器人及AI平台的收入占比由73.8%降至58.4%,而来自提供工程技术解决方案的收入占比则由23.2%增至29.6%。

总的来说,此次赴港IPO,不仅是博铭维技术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关键一步,更是公司迈向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里程碑。作为全球管网特殊空间机器人领域少数实现全产业链覆盖的企业,博铭维有望借助上市获得更充足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加速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当然,受监管审批、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最终能否顺利登陆港股仍存在不确定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