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资讯 / 上市不足3个月,药捷安康股价飙升!

上市不足3个月,药捷安康股价飙升!

 编辑:吕山君  来源:吕山君  发布时间:2025-09-18 13:39:40  浏览:
摘要:药捷安康(2617.HK)在多次递交招股书后,终于在今年6月23日成功上市。值得关注的是,上市不到三个月,公司股价便从发行价13.15港元/股一路攀升至679.5港元/股,创下历史新高,这一表现引发市...

药捷安康(2617.HK)在多次递交招股书后,终于在今年6月23日成功上市。值得关注的是,上市不到三个月,公司股价便从发行价13.15港元/股一路攀升至679.5港元/股,创下历史新高,这一表现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药捷安康股价飙升50倍

药捷安康本轮股价上涨始于9月9日,当日收盘价为70.55港元/股,之后股价持续走高。

9月16日,公司股价盘中一度大涨63.73%,创下679.5港元/股的历史新高,市值接近2700亿港元。然而当日下午股价突然大幅回落,截至收盘下跌53.73%,报收192港元/股,市值缩水至762亿港元,单日蒸发近2000亿港元。药捷安康股价走势图

昨日(9月17日),药捷安康以185港元/股开盘,盘中最高升至260.00港元/股,最终收于209.20港元/股。今日开盘报213.60港元/股,整体来看,公司股价仍处于高度波动状态。

自9月9日至9月17日的一周内,药捷安康股价累计涨幅达196.74%,其中单日最高成交额达45.43亿港元。若以期间最高价计算,该股自上市至今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累计涨幅已超50倍。

9月16日,药捷安康发布公告称:董事会确认,概不知悉导致股份出现该等股价及成交量异常变动之任何原因;或任何须予公布以避免股份出现虚假市场之资料;或根据上市规则须予披露之任何内幕消息。药捷安康公告

有业内人士指出,此轮行情与公司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Tinengotinib,TT-00420)获得乳腺癌Ⅱ期临床默示许可密切相关。也正是这则消息,在药捷安康纳入港股通名单后,再度刺激了其股价大涨。

药捷安康核心产品获得临床默示许可

9月10日,药捷安康发布公告称,公司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经治失败的激素受体阳性(HR+)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或低表达(HER2-)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9月10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默示许可。药捷安康公告

“临床默示许可”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药物临床试验申请(IND)设立的一种高效审批机制。获得该许可,意味着经过60个公示日后,药捷安康可以按照提交的方案启动II期临床试验。

替恩戈替尼作为药捷安康最具价值的核心资产,是一种多靶点激酶抑制剂(MTK),可同时作用于FGFR/VEGFR、JAK和Aurora激酶三大通路。该药物已在中美两地开展多项针对胆管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实体瘤的临床研究。

此外,药捷安康本次股价大涨,与公司前段时间被纳入港股通也有一定关联。9月8日,药捷安康调入港股通标的名单,这也意味着南向资金可以通过港股通渠道买入该股,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其股价上涨。

除替恩戈替尼外,药捷安康还拥有五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以及一款尚在临床前阶段的研究产品。但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有产品进入商业化阶段,未从产品销售中获得收入,主要收入来源为对外授权所产生的里程碑付款等。

药捷安康目前没有商业化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药捷安康是一家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企业,专注于肿瘤、炎症及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小分子创新疗法研发。

上市前,药捷安康共完成了从A-1到D+的九轮融资,累计获得超过二十家投资机构约17.23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但与多数生物科技公司类似,药捷安康目前尚未实现产品商业化,仍处于亏损状态。

财务方面,公司2022年至2024年税前亏损分别为2.52亿元、3.43亿元和2.75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达8.7亿元。2025年上半年仍录得亏损1.23亿元,亏损态势持续。药捷安康利润表

而药捷安康的经营亏损主要来自于研发成本及管理费用。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其研发支出分别为2.63亿元、3.44亿元、2.44亿元和9843.2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除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外,公司其他研发管线目前多处于早期阶段,市场关注度相对有限。截至2025年6月30日,药捷安康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9亿元。

总的来说,药捷安康自上市以来股价的惊人涨幅,既反映出市场对其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临床进展及纳入港股通的积极预期,也凸显出生物科技类企业在产品商业化前所普遍面临的高波动与高风险特性。

尽管短期股价因消息和资金推动表现强劲,但公司目前仍处于持续亏损、尚无产品上市的阶段。研发管线的推进和未来的商业化能力,才是支撑其长期价值的关键。投资者在关注潜在高回报的同时,也需理性看待创新药企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市场波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