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资讯 / 长城科技:实控人筹划变局,11月3日起停牌!

长城科技:实控人筹划变局,11月3日起停牌!

 编辑:胡兴辉  来源:胡兴辉  发布时间:2025-11-03 11:00:43  浏览:
摘要:浙江长城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城科技,股票代码:603897)是一家主营电磁线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专业制造商,11月2日,长城科技发布关于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的停牌公告。...

浙江长城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城科技,股票代码:603897)是一家主营电磁线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专业制造商,成立于2007年8月16日,2018年4月1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总部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实际控制人为顾林祥、沈宝珠夫妇,控股股东为湖州长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1月2日,长城科技发布关于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的停牌公告。

长城科技控制权拟变更:停牌安排与信息披露

据公告披露:长城科技于2025年11月2日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顾林祥先生、沈宝珠女士的通知,实际控制人顾林祥先生、沈宝珠女士正在筹划公司股份协议转让事宜,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长城科技官方公告

(图片来源:长城科技官方公告)

鉴于上述事项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公司的股价异常波动,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一停复牌》、《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经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长城科技的股票将于2025年11月3日(星期一)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停牌期间,长城科技将根据上述事项的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待上述事项确定后,长城科技将及时发布相关公告并申请股票复牌。

长城科技官方公告

(图片来源:长城科技官方公告)

长城科技股权变更的目的:引资转型与抗风险提升

2025年前三季度,长城科技实现营业收入94.43亿元,同比微降0.68%;归母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13.80%;扣非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12.5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82亿元,同比显著改善。在此背景下,长城科技的实际控制人推动股权转让,其核心目的如下:

1、引资加速转型

本次长城科技实际控制人推动股权转让,核心目标在于引入战略投资者,以此加速公司的绿色制造与智能化生产转型进程。当前,长城科技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铜价波动对公司影响较大,电解铜及铜杆成本在公司成本结构中占比超过90%;同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能源产业链成本传导也给公司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通过此次资本运作,能够为长城科技注入增量资源,这些资源将有力支持湖州基地15万吨产能扩张项目、连续退火拉丝一体化装备升级以及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工作。推动公司从传统的“规模扩张”模式向“技术引领”模式升级,更好地契合“双碳”政策下电磁线需求增长所带来的行业红利。

2、增强抗风险能力

本次长城科技实际控制人推动股权转让引入战略投资者,还可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提升财务稳健性。在当前电磁线行业面临铜价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诸多风险的形势下,健康的财务结构有助于长城科技更好地应对原材料价格的冲击、市场的波动以及行业的周期性调整,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抗风险韧性。

长城科技停牌:股价波动及复牌关注方向

在长城科技发布停牌公告前,其股票市场表现已有细微变化。10月31日,长城科技的股票收盘于26.53元/股,相较于前一个交易日26.61元/股,跌幅为0.30%。这一价格变动或许表明,在停牌公告发布前,市场已隐约感知到公司可能存在重大事项,部分资金提前对持仓策略做出调整,进而引发了股价的短期小幅波动。

长城科技股票走势

在此次停牌公告发布后,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停牌期间行业政策、相关板块整体走势等外部因素对复牌后股价的作用。若停牌期间板块整体回调,复牌后股价或承压;若板块强势,则可能形成补涨动能。

此次长城科技停牌,既是控制权变更的监管合规程序,也是企业战略转型的关键节点。实际控制人借股权转让引入战略投资者,既为绿色制造与智能化生产带来增量资源,又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助力企业在“双碳”政策与新能源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

从资本市场来看,停牌前股价的细微波动,已透露出市场对重大事项的提前感知;而复牌后的走势,则将取决于控制权变更的具体条款、战略投资者的资源协同效应,以及行业政策与板块走势的外部支撑。投资者应以官方公告为依据,理性评估交易条款合理性、战略投资者资质与资源整合能力,同时关注行业政策、相关板块的整体走势来谨慎交易,避免盲目跟风或冲动操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