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资讯 / 违规减持受罚后,恩捷股份实控人完成股份购回!

违规减持受罚后,恩捷股份实控人完成股份购回!

 编辑:邓临  来源:邓临  发布时间:2025-07-22 14:07:44  浏览:
摘要: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002812)成立于2006年,并于2016年9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作为中国锂电池隔膜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主营业务覆盖新能源和包装两大领域。...

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002812)成立于2006年,并于2016年9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作为中国锂电池隔膜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主营业务覆盖新能源和包装两大领域。

2024年7月,云南证监局对恩捷股份实际控制人李晓明家族出具警示函,指出其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存在超比例违规减持股份的行为。最新公告显示,李晓明家族已履行承诺,完成对违规减持股份的回购。

恩捷股份购回违规减持股票

时隔一年,恩捷股份实际控制人李晓明家族已完成违规减持股份的回购工作,履行了此前监管处罚要求。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间,李晓明、李晓华及其家族成员通过频繁减持累计套现逾37亿元,其交易行为长期受到市场关注。

具体来看:

2020年8月,恩捷股份实控人家族完成首轮减持,减持价格区间为61.9-76.176元/股,累计套现金额达9.3亿元。

2021年5月,家族启动第二轮减持。根据公告,李晓明及合益投资合计减持302.77万股,实现套现4.4亿元。

2022年6月,在锂电板块行情高涨时期,家族展开第三轮大规模减持。数据显示,该轮减持总量达1120.27万股,套现总额约25亿元。其中,李晓华通过合力投资和上海恒邹间接减持,套现4.72亿元。

去年7月23日,恩捷股份披露收到中国证监会云南监管局两份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围绕违规减持的行为,云南证监局分别对恩捷股份、公司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采取责令改正并出具警示函的措施。

本月15日,恩捷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已完成承诺的购回股份事项。根据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已使用自有及自筹资金完成承诺的购回事项,后续将按其承诺向公司上缴购回股票产生的收益。恩捷股份公告

本次购回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股份4.1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2.77%。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公司公告实控人购回超比例减持和违规减持股份的同时,恩捷股份员工持股平台合力投资刚刚完成一轮减持,减持金额为1.37亿元。

恩捷股份:合力投资实施减持计划

2025年6月13日,恩捷股份表示,公司收到合力投资出具的《关于股份减持计划实施完毕的告知函》。2025年7月11日,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股东玉溪合力投资有限公司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合力投资此次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减持股份来源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前持有的公司股份,以及该股份上市后资本公积金转增的股份。其中,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的价格区间为28.57元/股——28.90元/股。恩捷股份股东减持公告

减持前,合力投资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716.908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74%;减持后,持有210.568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降至0.22%。本次减持股份期间,合力投资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规定,不存在违反相关意向、承诺的情形。

除了股份减持行为备受市场关注外,近些年来恩捷股份的股价走势和业绩表现同样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讨论。作为锂电池隔膜行业的龙头企业,恩捷股份近年来却面临股价持续走低、业绩承压的困境。

恩捷股份股价大幅下跌、业绩表现承压

恩捷股份(前身为创新股份)最初以烟膜、烟标业务起家。2018年,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49.99亿元,成功收购上海恩捷90.08%股权,由此转型进入锂电隔膜领域,并正式更名为恩捷股份。

公司股价在2021年9月14日曾触及319元的历史高点,对应市值达到2845亿元。但此后股价持续走低,截至今年6月16日已跌至25.87元的低位,市值累计蒸发超过2500亿元。

但此次违规股份购回事项并未对二级市场股价产生明显影响。7月15日,恩捷股份收于28.19元/股,次日以28.11元/股开盘。最新交易日(7月25日)开盘价为29.20元/股,整体维持平稳走势。恩捷股份股价走势图

业绩方面,Wind数据显示公司2020—2022年迎来高速增长期:营收从42.83亿元跃升至125.91亿元,净利润由11.16亿元攀升至40亿元。但2023年出现拐点,营收同比下降4.36%至120.42亿元,净利润下滑36.84%至25.27亿元。

进入2024年,业绩恶化趋势加剧:营收同比下降15.6%至101.64亿元,净利润更是由盈转亏,录得亏损5.56亿元(同比下滑122.02%)。最新业绩预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预计继续亏损1.07亿至8265万元。

从昔日的行业明星企业到如今深陷股价低迷、业绩承压的困境,恩捷股份的发展轨迹令人唏嘘。尽管公司已完成违规减持股份的购回工作,但这一事件对公司品牌形象和市场信心还是造成了一定影响。

在新能源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行业周期性调整的大环境下,恩捷股份需重新审视自身发展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对投资者而言,在关注其短期市场表现的同时,更应着眼于公司的长期战略布局和发展潜力,以做出更为理性的投资决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