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市资讯 / 营收跳水、股价下跌,怪兽充电计划私有化退市!

营收跳水、股价下跌,怪兽充电计划私有化退市!

 编辑:邓临  来源:邓临  发布时间:2025-01-09 13:08:15  浏览:
摘要:说到怪兽充电(EM),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这家公司于2017年创立,并于2021年4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成为备受瞩目的“共享充电第一股”。然而,自上市以来,怪兽充电的业绩与股价表现却未如人意。...

说到怪兽充电(EM),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这家公司于2017年创立,并于2021年4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成为备受瞩目的“共享充电第一股”。然而,自上市以来,怪兽充电的业绩与股价表现却未如人意。

近期,怪兽充电发布了一则公告,称公司已收到来自信宸资本(Trustar Capital)、怪兽充电董事会的私有化交易要约。私有化通常意味着大股东将回购小股东的股份,从而取消上市地位,将原本的公众公司转变为私人公司。

这也意味着,怪兽充电可能会从美股市场撤出。

怪兽充电收到私有化要约

1月6日,怪兽充电宣布5日收到来自中信资本旗下“信宸资本”及公司管理层发出的初步非约束性建议书,拟以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S)1.25美元现金收购公司所有已发行的普通股。

在公告中,怪兽充电介绍到,中信资本旗下“信宸资本”及怪兽充电管理层们组成“联合体成员”,后者包括怪兽充电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蔡光渊、公司董事兼总裁徐培峰、首席营销官张耀宇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辛怡。

他们将成立一个收购实体以实施收购,并同意相互合作以推进收购。联合体成员合计实际拥有公司已发行和流通股份总额的约16.9%,代表公司总投票权的64.0%。

按照怪兽充电公告当日收盘价0.715美元/股计算,此次收购价溢价74.8%。显著的收购溢价带动了怪兽充电股价大涨。截至1月6日美股收盘,怪兽充电股价一夜暴涨39.86%,创下其2021年上市以来的单日最大涨幅,报收1美元/股。怪兽充电股价走势图

而在此之前,怪兽充电美股股价已持续近半年低于1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曾在2024年8月收到纳斯达克退市警告,如2025年2月3日前无法将股价回升至1美元,则将进一步面临退市或停止交易的风险。

尽管私有化的消息传出,带动了怪兽充电股价上涨,但与其上市初期的股价相比,差距巨大。上市当天,怪兽充电的开盘价为10美元,总市值达到约21亿美元,而目前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市值仅有2.6亿美元。

随着怪兽充电再度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市场对于其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的讨论也变得愈加激烈。然而,回顾公司近年来的业绩数据,发现其营收表现并未达到预期。

怪兽充电营收跳水

怪兽充电主营业务较为简单,通过加盟模式在全国及海外市场铺设大量共享充电设备,用户按计时付费(通常为1—2元/半小时)进行充电,以此获取营收及利润。然而,近年来,怪兽充电的营收表现却经历了显著的起伏。

早在上市前一年,即2020年,怪兽充电的净利润便出现了下滑趋势,从1.666亿元减少至7540万元,净利率也从8.2%大幅缩减至2.7%,这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埋下了隐忧。

进入2021年,尽管怪兽充电的年收入达到了36亿元的历史新高,但遗憾的是,公司却陷入了净亏损的境地,净亏损额达到1.25亿元。这一反差鲜明的财务数据,揭示了公司在扩张与盈利之间所面临的挑战。

到了2022年,怪兽充电的业绩颓势进一步加剧。营收与净利润均出现了双降的局面:营收下降至28亿元,同比降幅达到约22.22%,几乎回到了2020年的水平;而净亏损更是激增,达到7.11亿元,同比扩大超过4.7倍。怪兽充电利润表

然而,在经历了两年的业绩波动后,2023年怪兽充电终于迎来了转机。财报显示,公司年营收达到30亿元,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08亿元,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这也是怪兽充电自上市以来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然而,好景不长,进入2024年后,怪兽充电的营收增长再次陷入困境。根据财报数据,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8.6亿元,同比下滑53.74%;归母净利润仅为882.9万元,同比下滑75.01%。

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怪兽充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新的增长点,导致营收增长乏力。业内普遍认为,怪兽充电营收表现不好与其经营策略的调整以及行业竞争压力的加剧密切相关。

经营转型与竞争加剧致怪兽充电市值缩水

1、经营模式转变

2023年,怪兽充电全面由直营模式转向加盟模式,代理业务贡献营收18亿元,同比增长49.3%。然而,进入2024年,代理商规模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诸多隐患。怪兽充电加盟

全国多地代理商陆续对怪兽充电提起诉讼,指控其存在销售欺诈和服务缺失等问题,如未履行加盟承诺、中途撤离已铺设的充电设施合作点等,导致许多加盟商的投资损失惨重,这些问题直接冲击了公司的营收和利润,。

2、竞争日益激烈

共享充电宝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除了怪兽充电,小电科技、街电和美团充电等企业也在积极争夺市场份额。各企业纷纷采取放开代理商加盟的策略,虽然拓宽了市场覆盖,却也暴露了管理不善等问题。

以怪兽充电为例,不少用户在投诉平台上反映其存在收费标准不透明、乱扣费等问题。这些现象不仅降低了用户对共享充电宝行业的信任,也对怪兽充电的市场表现和市值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从市场角度看,私有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怪兽充电摆脱公开市场的短期压力,更加专注于长期战略规划和灵活资源调整。然而,这一举措同样意味着公司将告别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途径,且股东结构的集中化可能会加剧公司治理层面的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将是怪兽充电接下来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相关文章